纺织服装出口新一轮结构调整帷幕拉开

来源:www.e2shop.cn 作者:杭州嘉兴验厂网 发布时间:07-04

为进一步控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减少贸易摩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国务院批准,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

据悉,这次政策调整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主要包括肥料、染料等化工产品、皮革等。

二是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主要包括服装、鞋帽、粘胶纤维等。

三是将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适当下调服装出口退税率有利于抑制出口过快增长,减缓上游原材料涨价压力。考虑到2006年9月部分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已下调至11%,本次退税率调整范围仅为服装及粘胶纤维,同时下调幅度为2个百分点(其他商品下调幅度较大),下调幅度和下调产品范围均小于市场预期。但尽管如此,此次调整仍将对纺织服装外贸企业产生较大影响。对此有关专家表示,行业企业应充分理解政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思路,促进整个行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目的:缓解外贸顺差过大

据介绍,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缓解外贸顺差过大为主要政策目标。外贸顺差增长过快,不仅加剧贸易摩擦,而且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为了缓解贸易顺差过大,促进外贸平衡,政府需要利用多种政策工具,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而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作为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正是进一步抑制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

取消和降低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我国相关出口商品的成本将会增加,从而会对外贸出口的过快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我国出口贸易顺差的问题一直成为国际争论的热点。尤其是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但是外贸顺差过大、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流动性过剩等问题依然突出。据海关统计,2007年1月~5月我国进出口总额为801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同比增长(下同)23.7%。其中出口总额44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8%;进口总额3578亿美元,同比增长19.1%。出口增幅高于进口增幅8.7个百分点,累计顺差857亿美元,同比增长83.1%。

众所周知,纺织服装业是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主要创造者,去年我国纺织行业贸易顺差就达到1292亿美元,占贸易总顺差的71%。所以,在这次出口退税调整中,纺织服装业首当其冲,出口退税率从13%下调至11%。据了解,每次出口退税的调整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是越来越走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2007年是中欧备忘录的最后一年,欧盟高度关注中国纺织品服装对欧乃至对全球的出口动向。尽管受到欧盟、美国配额限制,2006年,我国服装出口金额增幅依然创造了历史新高。欧盟业界在年初就提出要求中国2007年设限期满后采取自限等手段控制出口,美国也在密切观察中欧动向。这些因素都导致了2007年是我国处理纺织品服装贸易国际关系的关键一年,任何出口非理性增长都将置我国于一个十分不利的地位。如不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出口激增、价格暴跌的“2005现象”很可能重演,贸易环境将比2005年更加动荡不安。

对于改变高额贸易顺差的方法,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表示,高额贸易顺差不仅仅是贸易政策本身就能改变的,因为现在进出口的状况是整个经济形态的综合表现,目前中国形成如此高的贸易顺差,是多方面因素积累形成的,要改变它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需要采用综合的措施,并且需要一个过程。”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通常类服装产品出口退税降低2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将降低14个百分点以上。一旦出口退税调整势,以生产大路产品为主、议价能力较低的中小企业将面临危机。但同时也应意识到,出口退税下调,从长期来看,能够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影响:有利润损失

我国服装行业出口外销比重较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且劳动力密集程度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来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数据统计显示,2007年1~2月,服装行业出口交货值为366.81亿元,占销售产值的41.93%,高于全行业外销所占比重水平17.09个百分点。下调服装产品出口退税率,对劳动力就业、行业利润等方面都会有所影响。

有专家指出,为增强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我国不少出口企业,把出口退税部分计入利润后再对产品进行定价。就美国市场而言,2006年从我国进口服装产品平均单价为2.85美元,低于从全球进口服装单价的10%左右,更低于从墨西哥、印度进口的单价水平。相关产品出口退税率下调后,企业的出口价格优势将势必减弱。

有业内数据显示,2%的下调幅度预计将造成服装行业100亿元的利润损失。

“退税率下调2%,国外的进口商最多承担一半,剩下的一半就得由出口商与面料供应商、辅料供应商、加工厂共同承担,大家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压缩。”一家做服装产品国际贸易的企业负责人如此表示。

此外,鉴于此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以缓解外贸顺差过大为主要政策目标,考虑到去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设置过渡期出现的问题,这次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没有设置过渡期,而是将调整的政策内容提前一定时间对社会公布,以使企业有准备的时间。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认为,本次调整不设过渡期的安排,可能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企业目前执行的合同和未来四五个月内即将执行的合同都将面临利润的损失。

尽管如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与去年以纺织品调整为主不同,这次出口退税率下调的范围扩大到了服装和部分纺织原料如粘胶纤维,从另一方面显示了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减小贸易顺差和促进行业结构调整的决心。“低附加值产品横行的年代里行之有效的营销模式已被证明走进了死胡同,优胜劣汰是必然结果。”业内人士分析指出。

同时,本次出口退税调整幅度比较温和,有利于行业龙头企业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战略。本次特别将粘胶纤维出口退税率下调至5%,有利于缓和国内粘胶供求关系,平抑原料价格。2007年5月国内粘胶短纤均价19850元/吨,环比大幅上涨16.3%。对原材料出口退税率的大幅调整,将抑制其产品价格上涨过快势头。

据分析,在调低出口退税率、人民币加速升值等抑制出口政策不断出台的背景下,出口龙头转型内销市场的战略价值将更加突出。借助出口提升公司产品质量和研发设计,积累学习经验,有利于龙头企业转型内销市场战略更加持久和成熟。

应对:调整产品结构

毫无疑问,在劳动力成本提升、人民币汇率调整、退税率降低的多重作用下,服装出口行业又一轮结构调整的帷幕已经悄然拉开。

“出口退税调整,将引发服装加工和面料生产行业洗牌。”谈到即将到来的政策调整,有行业企业负责人作出了如此预言。

“要扭转依赖出口、低价竞争等不利局面,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服装行业内部的优化升级是必不可少的。”有关专家告诫相关企业,“不可再依赖出口退税来维持利润。逐步减少政策性补助,促使企业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增强我国经济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服装企业不仅要树立危机意识,还要有积极寻求应对策略的魄力。”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指出,对服装出口企业而言,消化出口退税下调的经营压力,应该从提高出口价格、转战内销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等几方面来应对。

纺织服装是我国传统的大额出口商品,提高出口质量、出口价格,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根据对部分服装出口骨干企业的调查显示,其原有普通产品的提价空间相对有限,因此在产品价格优势减弱的情况下,企业应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依靠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开发新品、增强产品附加值、扩大品牌影响、加强自主品牌培育、优化营销模式等方式参与国际竞争,以缓解新的经营压力。同时,外贸公司应拓展经营范围,避免单纯依靠服装出口。

可见,加大纺织服装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将是行业企业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关键看企业能否领悟国家调控政策透露出的信息,优化产品结构。

同时,面对出口退税率下调,一些企业将根据销售情况减少出口转为内销,而另一些从事出口低附加值的企业也将退出行业。

也有专家认为,从长期来看,受到出口退税率下调冲击的企业似乎只有转产具有高附加值或高科技含量的出口产品,但从短期来说,转产又是个不太能实现的目标。因此面对出口退税降低的形势,中小企业首先要根据出口退税降低及人民币升值的幅度来仔细核算出口产品的成本。根本的解决之道是转向经营高附加值的产品,但不转产也并非意味着无能为力。对那些大企业来说,出口退税的下调冲击不会太大。而那些低附加值的出口型小企业,也可以考虑转型。

据了解,从今年年初开始,部分防范意识较强的企业已经做好了风险准备。无论是提高报价、压缩成本还是在公司内部成立专门的调配部门,面对出口退税调整,各企业也都有了一套预备方案。

“要在与外商的谈判中争取价格的话语权。”有专家建议行业协会或商会牵头,对外集体提高定价。此外,有条件的企业直接将产品拿到国外的批发市场销售,售价会提高好几倍。

另据了解,由于出口退税的影响,现在已有大批国内企业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东南亚国家,一是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二是可以占据那些国家的出口优势。

◎名词解释:

出口货物退(免)税

指在国际贸易中货物输出国对输出境外的货物免征其在本国境内消费时应缴纳的税金或退还其按本国税法规定已缴纳的税金(增值税、消费税)。这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的、并为各国所接受的一种税收措施,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进行公平竞争。

根据国际社会通行的惯例和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并参考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我国制定并实施了出口货物退(免)税制度以及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出口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可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作销售后,凭有关凭证按月报送税务机关批准退还或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2001年以来,国家已经4次调整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